欢迎访问开云体育官方全站app下载
全国咨询热线: 189-2874-6199
    首页 > 货架中心 > 仓储货架

成功调入港股通 万店连锁锅圈的进击之道

发布时间:2024-03-07 04:51:49 来源:开云体育官方全站app下载
立即咨询

  3月4日,锅圈食汇(锅圈,正式纳入港股通股票名单。这是锅圈自2023年11月成功登陆港交所主板后,在长期资金市场释放出的又一个利好。

  放眼全球餐饮业,中餐几乎是难度最高的存在。极致的复杂性和各地口味的差异让中餐连锁化成为一道悬而未决的难题。从已有的万店品牌来看,无一例外都是押注细分品类才成就的万店规模,蜜雪找到的是茶饮,绝味深耕的是卤味,正新鸡排扎根的是炸串。

  而锅圈作为消费新秀,到2023年10月11日门店量已达10025家,距离其首家门店开业只有6年。

  究其原因,锅圈押中了“宅家吃饭”的消费场景、迎来了社区经济的崛起、并通过后端供应链和前端门店的协同,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居家餐食的预制化解决方案。

  弗若斯特莎利文报告显示,按零售额统计,在家吃饭占餐饮市场规模的比例由2018年的47.1%增长至2022年的60.3%。

  传统上在家吃饭的方式无非两种,一种是点外卖,一种是自己做。DT财经与应物白联合发布的《2021青年厨神修行实录》的调查报告显示,有近80%的年轻人有烹饪的习惯。其中,每周做几次饭的人最多,占36.6%;每天做饭的人有12.7%,每月做几次饭的也有26.9%。

  但爱做饭不代表会做饭,于是在外卖到家和购买新鲜食材自己做饭之外,在家吃饭的餐饮预制化产品作为在家吃饭市场的第三条路径开始涌现。

  2015年,锅圈成立了河南锅圈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开始做火锅供应链,从B端切入,为中小餐饮企业提供火锅食材。

  经历几年发展后,锅圈开始覆盖C端,布局B2C模式。2017年,锅圈开出了第一家零售门店,通过门店直接为家庭提供食材、调料和器皿等一站式配套设施。

  在商业模式上,传统的火锅生意多以门店为主,即便是外卖配送也须得将食材烹饪完毕,而锅圈则将“煮火锅”这一流程让渡给消费者,只为他们专供火锅食材。

  在依靠火锅打开市场之后,锅圈开始涉足更多的食材品类。烧烤、西餐、中餐、饮料等新产品陆续摆上了锅圈的货架。

  有赖于火锅食材标准化生产的成功,锅圈总结出了自己对于中式餐饮标准化的方案:

  这一过程就像“拼乐高”,锅圈将菜品拆散为食材“零件”和菜谱这个“组装方案”,上游工厂完成食材的标准化生产,将食材的洗、切、腌制等环节完成,起到备菜间的功能;而深入到社区的锅圈门店,则可以为消费的人提供食材的组合方案,成为社区的中央厨房;最终消费者在家中,根据锅圈提供的方案,完成菜品的“组装”环节。

  食材有限,但搭配方式却有无限可能。锅圈将中式餐饮这一复杂品类拆解成无数个单品进行分装销售,把餐饮做成零售生意,再以解决方案的形式将产品打包销售给消费者,把中央厨房搬进了社区里。

  解决了中式食材标准化的问题为锅圈的规模化提供了可能性,而为锅圈快速扩张提供更大助力的,则是“好吃方便还不贵”的产品原则。

  和超市、菜市场不同,锅圈的食材来源于其打造的覆盖全球100多座城市的供应链体系,通过溯源原产地,挖掘更新鲜、更具质感的原材料。

  此外,锅圈组建了一支300多人的研发品控团队,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最初的用户洞察,到最终的成品生产,锅圈只需要30~45天即可完成。

  通过自建研发中心,向上游工厂定制产品,锅圈如今已拥有710个SKU,其中95%以上是自有品牌,合作供应商达到266家,其中包括安井、三全等数十家上市企业。

  为了做到“不贵”,锅圈一方面凭借采购量的增长,提高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权,进而优化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另一方面为了巩固议价权,创新发展出“单品单厂”的合作模式,即每家工厂只提供一类产品,以产品的稳定性为立足之本,加强对供应商的把控力。

  以牛肉为例,2021年至2022年,锅圈牛肉采购量提升73%,牛肉采购单价下降2.7%,而同期牛肉市场平均批发价上升0.5%。

  在生产制造环节,锅圈自2020年开始先后投资入股了一家工厂,收购建设了3家自有食材生产工厂,专注生产销量最高的三类产品:牛羊肉、丸滑和底料。

  此外,锅圈还通过数字化管理优化员工运营效率,简化从工厂到中央仓再到门店的供应链管理,消除多余的中间方,以此实现成本控制。

  “便捷”的关键词是社区化,截至2023年10月11日,锅圈终端门店数量为10025家,每家可以为社区周边3000个家庭,约1万消费的人提供服务,若是从线上渠道下单,锅圈最快可做到30分钟送到家。

  在物流环节,锅圈参与孵化的冷链物流公司在全国建设了14座中心仓,全国绝大部分门店预定的货品,都可以在次日送达。

  好吃、便捷和不贵,看似是一个“不可能三角”,但事实恰恰相反,三者如齿轮般相互驱动,让锅圈的商业模式成为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并跟着时间的推移而实现可持续增长。

  任何一次跨越式增长都是企业长期积淀的必然结果,而锅圈过去的沉淀主要围绕后端的供应链优化和前端的门店扩张展开。

  事实上,锅圈对于上游供应商的价值不止是采购,而是扶持,甚至是孵化。锅圈创新发展出“单品单厂”的合作模式,只选择该工厂最核心的品类进行合作,大幅度提高单品的生产的基本工艺、品质甚至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以锅圈合作的品牌“逮虾记”为例,锅圈以逮虾记为样本对供应链实现了全链路的赋能与优化,不止为逮虾记贡献30%的销量来源,甚至深入研发端帮助逮虾记攻克新的生产工艺。

  从研发、生产到仓储、物流再到终端销售,锅圈通过生态圈的打造,为供应商们提供更多商业可能性。在2023年的锅圈加盟大会上,锅圈董事长杨明超提出,在B端锅圈计划通过单品单厂孵化100个10亿新食品品牌。

  通过后端供应链的反复打磨,锅圈能保证前端加盟门店的稳定运营,而门店的持续盈利则反过来支撑供应链的持续优化。通过供应链与门店的协同发展,推动锅圈以“滚雪球”的姿态稳定前行。

  在这套商业战略的指导下,锅圈建设起了卓越的供应链能力,在上游孵出了多个食品品类品牌,其中很多品牌慢慢的变成了行业隐型冠军。在此基础上,锅圈已然成为了一家产品、渠道、品牌合一的新型食品集团。

  锅圈的下沉,是确保每个高质量食材能以低成本的方式端上老百姓的餐桌,更是兼顾产销两端的红利释放。

  在消费端,锅圈的线下门店像毛细血管一样延伸至城市的街头巷尾,从一线城市打通至县乡镇。

  此外,锅圈打破了由于食材产地的地域限制以及消费能力、运输能力、制造能力不均衡带来的“美食不平等”,做到了“搜集全球好食材,世界美味共分享”。

  在产业端,为了打通供需两端的诉求,锅圈对供应链进行了全链路改造,在上游产地源头直采直供,降低中间流通环节的损耗;在中游整合超过600家专业食材工厂,并在部分地区投资助农工厂,进行标准化食材生产;在下游搭建起“门店-仓储-物流-工厂”一站式供应链体系。

  更重要的是,锅圈将下沉市场广袤的产业版图纳入到锅圈的生态系统中,依托销供产一体化、全链路、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将传统的农业改造成现代化产业,将农民变成产业工人,甚至能以点带面,因地制宜赋能更多产业,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锅圈能在6年时间发展到万店规模,是对做饭简洁化、食材标准化、社区流量崛起等一系列趋势的精准判断。而在其规模化发展的背后,覆盖一二三产业的生态体系则是锅圈未来持续投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