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上海南京西路伊势丹百货发布停止营业通知。 就在上个月,上海核心商圈的另一家老字号百货公司第六百货也宣布关门。 店铺。
虽然有“租约到期”等客观原因,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大多数人都感觉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光顾百货商店了。对行业来说,百货行业的关店趋势在疫情之前就已经悄然开始。2018年1月,北辰在北京的最后一家百货店宣布关门。 2023年8月,开业30年的上海太平洋百货徐汇店将彻底退出上海市场。
近年来,一二线城市百货店数量快速减少。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国将有42家百货店停止营业,其中27家是成立十年以上的老牌百货店。 到2023年,另外21家百货商店将关闭。 另一第三方机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全国百货相关企业超过15万家,目前有11万家相关企业关闭注销,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70%以上的百货相关企业已经破产。
放眼全球,百货行业的衰落已不再是孤例。 2024年初,美国梅西百货宣布裁员2350人,关闭5家门店。 日本、德国许多历史悠远长久的百货公司都会在新的一年关门歇业。
正当百货行业开始步入暮年之际,购物中心和各种转型的专业商场却蒸蒸日上。中国百货业是怎么样发展的?是电商的兴起和疫情杀死了百货行业吗?百货行业的未来在哪里?从拥挤到去部门化
说起上海的百货商场,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华联商城,它就是去年底热播电视剧《繁花似锦》中的经济地标湖联商城的原型。 在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走进百货商店就像今天的山姆超市。 进去需要买票,门票售价30美分。 黄牛开始销售产品后,价格一度涨至1元。
中国第一家真正的百货商店——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建于1955年。这家完全由中国人投资兴建的百货商店,开业第一天就吸引了16万人。 20世纪80年代,百货商店开始加速发展。 今年倒闭的上海六百销售商品近万种。 当中国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000元时,年销售额就超过了27亿元。
20世纪90年代,更多的国际百货品牌开始步入中国市场。加之中外合资经营,百货商店的经营模式和销售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慢慢的变多的百货商店开始在北京王府井、郑州亚洲等各大城市崛起,成为商业地标。
有人将百货行业的拐点定在2012年,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当时百货行业客流量出现负增长。 也就是说,今年以来,发展近十年的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到7.85万亿元,同比增长30.83%。 生鲜电商、团购等新消费形态开始涌现。 一年后,即2013年,电子商务进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期。 支付宝一分钟交易额突破1亿。 双十一期间不到六小时销售额突破百亿。 天猫当年甚至创收350亿元。 就销售额而言,可想而知,当时全国百货商店的总销售额一年不可能达到350亿元。
方便、快捷、便宜慢慢的变成了电子商务的王牌,正在迅速挤压传统百货商店的生存空间。2015年,仅万达百货就关闭了40家门店。王健林很快就提出了万达未来必须“去百货化”的口号。但电商真的是压垮百货行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吗?百货商店缺乏“情感价值”和选品能力
有业内人士指出,事实上,百货行业自身业态制约了其发展,此前的优势逐渐转变为劣势,如生态单一性突出、价格居高不下、商业模式固化等。
传统百货商店的主导业态是零售。 在那个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人们去百货商店一般都是先明确需求,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去购物。 但今天我们已处于一个产品过剩的时代。 产品高度同质化。 您可以将产品与别的产品进行比较。 消费者不仅仅关注产品本身的功能需求。 更多人会关注品牌、设计,这些都是情感价值。传统百货商店有限的空间和货架选择注定难以满足需求。
第二个问题是购物中心的空间定位。如今,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已经从有明确目标买个人需要的东西,转变为随心所欲地随意购物。这种需求的变化,击中了传统百货商店的弱点。 不但可以喝奶茶、买衣服,还可以看电影、玩游戏。 这似乎才是新一代花钱的那群人应有的消费行为轨迹。成功百货商店的购物中心满足了上述消费者的需求。 我们身边的万达广场、大悦城、太古里从2013年到2019年在各个城市遍地开花,中国购物中心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2.9%。 截至2021年底,全国购物中心总数已达6300个,我国人均购物中心面积数量接近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水平。
当然,由于线下零售和大环境的影响,商场的发展也进入了过剩期,部分商场已经倒闭。 由此可见,业态单一的百货商店的处境。
最后,百货店商业模式的固化也是一大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多数传统百货店都实行品牌合作模式。 也就是说,百货公司提供场地和管理服务,品牌在店内销售,百货公司根据销售额抽取佣金。 百货商店的定位更像是一个平台。 这样做的好处是降低自身成本,减轻仓库存储上的压力,但坏处是会导致货品价格虚高。 例如,同一品牌的衣服在百货商店的价格会高于其他销售经营渠道。 因为商场要收取租金、评估费、税金等,零售专柜就得开始提价,然后这个成本最终转嫁到消费的人身上。
可以说,正如一位在百货、电商工作过的大老板所说,当年钱多赚啊,但这种模式却让很多用户流向了其他渠道,比如电商。
此外,这样的模式也会导致百货商店缺乏自身的选品能力,甚至沦为单纯的租客,专注于收租,但缺乏对商品的掌控和品牌建设,久而久之就会失去用户偏好。 海外百货公司非常依赖选品能力,经常根据流行趋势买断某些产品的独家销售权。转型:转型为购物中心?数字化?
从公开信息能够准确的看出,对于目前关闭的不少百货商场来说,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后的主要方向是引入购物中心,通过数字化增加体验感,增加餐饮娱乐等业态,改造内部空间,改革经营方式等
本着打不过就加入的心态,转型电商成为不少百货商店的转型思路。 银泰百货自2018年起采用新零售模式,结合“线下实体百货+线上渠道”,同时推出物流服务,提供“2小时定时配送”和“合资专柜24小时配送” ”、“服装鞋类产品60天无理由退换货”等服务。 2022年,重庆百货大楼率先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打造并上线多点多业态一体化APP,会员规模达2000万,线亿元。 老牌百货王府井也推动全渠道发展,持续加强线多场直播。
也有一些百货店采取了向专业百货店、主题百货店转型的方式。例如,上海百联旗下华联商厦转型为中国首家“二次元”主题购物中心百联ZX。 引进了大量品牌首店和旗舰店,顾客也从中老年花钱的那群人转向长三角乃至全国。 的年轻顾客。
由于规模足够大,很多大型百货公司选择转型为购物中心。 上海巴黎春天淮海店改造成购物中心,大幅度提升了餐饮的比重。 然而,百货店的转型并不只是改造那么简单。 第一步是在硬件方面对空间做改造。 考虑到一些百货商店的真实的情况,其中很多已经开业了几十年,想要砸掉它们并不是特别容易。 一些百货商场的大楼是现有的老建筑,在建筑面积、层高、步行路线、电梯数量、停车设施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即使更新升级,其经营业绩仍不理想。
经营理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百货公司的收入依赖于租金和商品销售。他们通常以出租和销售点为主,具有收租和销售心态。商场依靠店铺租金收入。重点是吸引消费的人留下来。他们贯彻流量思维,搭建平台和品牌思维,以人群需求为导向。这个转变有点像如果你想立即从柜台销售转向产品运营,直接销售商品,运营和管理品牌和空间,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困难。